蜡烛燃烧过程中会消耗试管中的氧气,使试管内形成负压,于是水槽中的水便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到试管内一定高度。
工具与材料
火柴,直尺,粗试管,烧杯,小刀。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,小蜡烛,橡皮筋,大头针,橡皮泥。
活动过程
1.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加工成圆锥体,圆锥体的底面直径根据所用试管的口径而定。
2.把一枚大头针插入制作的圆锥体顶部。
3.取少量橡皮泥粘在大头针上,使圆锥体浮块在水中保持水平。
4.将一段1厘米长的小蜡烛底部稍稍熔化后粘在圆锥体的平面上(图1-2-65—1)。
5.把浮块放人盛水的烧杯中,调节大头针上的橡皮泥,使浮块的平面与水面处于同一平面。
6.点燃圆锥体浮块上的蜡烛。
7.将试管罩在浮块上,使试管口与水面刚好接触(图1-2-65-2)。
8.实验时,使试管基本维持这一状态,待浮块上的蜡烛熄灭后,将事先裹在试管上的橡皮筋移到上升的水面处作为标记(图1—2-65-3)。
9.用直尺分别量出橡皮筋到管口的距离和试管的长度,两者之比就是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。
说明与延伸
1.圆锥体的底面直径要略小于试管口的直径,使其能被试管套上,但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。
2.橡皮泥只能用少许,太多会使锥形浮块下沉,平面难以与水面齐平,且使浮块不易上浮。
3.试管套到粘有蜡烛的锥形浮块上时,手势要轻而敏捷。如实验失败,要将试管清洗干净,并且应等试管干燥后再做,否则试管内充满二氧化碳和氮气,实验难以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