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生科技网 www.zxskj.com 您的位置:首页>>大百科
阅读文章

地震灾害的自救与互救

来源:本站 | 作者:admin | 时间:2006-06-13 17:54:29 ]

第1节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

  要了解地震是怎样发生的,就先要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和运动。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椭圆球体,其内部构造具有分层的特点,就好象是一个很大的实心椭圆球体,其内部构造具有分屋的特点,就好象一个煮熟了的鸡蛋。大致可分为与蛋、蛋白及蛋黄相当的三层,即地壳、地幔(中间层)和地核三部分。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0千米,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,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,地核半径约3470千米。地球本体和内部各层都处在不间断的运动状态中,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人们能直接感觉到的整体运动,但地球内部构造层次的各种运动,一般不易人们所直接感觉到。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停地运动着,便产生了一般作用于岩石的巨大力量,当这些力量不断的积累、加强,使一些岩层发生弯曲、变形。当岩石承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,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、错动,引起强烈振动,这种振动就是平时所说的地震。上述原因造成的地震叫做构造地震。世界上90%以上的地震,都是构造地震。1976年7月28日,唐山发生的7.8级地震就属构造地震。
  地球内部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?人们一直在探索与研究。近年来,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。这种学说从为,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,分割成许多单元,叫做板块。全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,即亚欧板块、非洲板块、美洲板块、太平洋板块,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等拼合而成。一般说来,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区,则是地壳活动比较活动的地带。世界上的火山、地震活动,几乎都分布在板块交界带附近。

第2节 地震的破坏性

  强烈地震能在顷刻间使一座城市变成一堆瓦砾,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。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在唐山的7.8级大地震,使数百万的震区居民,在甜睡中突然遭到了灭项之灾!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顷刻变成一变废墟,尸横遍地,满目疮痍。20多万人当即遇难数10多万人在瓦砾下挣扎,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。
  地震的大小和对地面的影响程度,可以用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来衡量。震级表示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大小,一次5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在花岗岩中爆炸一颗2万吨级黄色炸药(TNT)的原子弹的能量;烈度则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,一次烈度为X级的地震,表示地面绝大多数一般房屋倒塌。
  需要了解的地震术语有,地下发生振动的地方,叫震源。震源与地面相对的地方,叫震中,震中到震源的距离,叫震源深度。按照一般规定,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,叫浅源地震;70千米-300千米的,叫中源地震;深度大于300千米的,叫深源地震;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地震,发生在20千米-30千米的地壳内,属浅源地震。震中附近地区,叫震中区。大地震时破坏最严重的地区,叫极震区。把地面上破坏程度相同连起来的线,叫等震线。

第3节 大地震前有前兆

  地震,特别是强烈地震前,总会有一些异常现象,人们把与地震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称之为地震的前兆。
  1. 地下水异常
  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,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;或者使地壳内部气体和某些物质随水溢出,而使地下水冒泡、发浑、变味等。
  井水是个宝,前兆来得早,
  天雨水质浑,天旱井水冒,
  水位变化大,翻花冒气泡,
  有的变颜色,有的变味道。
  2. 动物异常
由于动物处于生存竞争中,有些感官感受外界物理和化学变化的灵敏度极高。据统计,有异常反应的动物达数十种,因此,根据此预前地震预兆,就可做好地震防护。例如:大牲畜,地震前一、二天,牛、马等常出现赶不进圈,乱蹦乱跳,嘶叫不止,烦燥不安,饮食减少等。一般家畜,震前一、二天,一些猪羊不吃食,烦燥不安,乱跑乱窜;狗狂叫不止;鸡不进窝,惊啼不止;鸭不下水;家兔乱蹦乱跳,惊恐不安;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,不回巢;蜜蜂一窝一窝地飞走。穴居动物,老鼠突然跑光了,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了;有些冬眠的蛇,田鼠爬出洞外,有的蛇慌忙爬到树上。水生动物,鱼惊慌乱跳,游向岸边,翻白肚等。
  震前动物有预兆;老鼠搬这往外逃;
  鸡飞上树猪拱圈;鸭不下水狗狂叫;
  冬眠麻蛇早出洞;鱼儿惊慌水面跳。
  3. 地光和地声
 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,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,是重要的临震预兆。
  地震有“前震——主震——余震”的规律,要注意掌握,防止余震受损。

第4节 震前、中、后的准备和防护

  1. 做好地震前的准备
  要掌握防震减灾知识,提高自我保护意识;明确地震时的疏散路线和避震场所;清除楼道、门前的杂物,妥善处置室外内易燃爆物品;关闭煤气,切断电源、熄灭炉子火等;衣袋里装上家庭成员名单、工作单位、通讯号码等。在确切血型的要写明血型。
  2. 地震时的求生方法
  地震时,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,一般有12秒种的时间,此时要保持冷静,在12秒钟内要因地、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。
  (1) 能撤离时,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选定的安全地区。不要拥挤在楼梯、过道上。
  (2) 来不及撤离,应就近避震,震后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,例如:在家里,可躲在床、桌下面或跨度较小的房间,如卫生间等。在教室里,可躲在书桌下或墙我边。在车间里,可躲在机床下或小房间。在影剧院,在饭店可躲在椅子下。
  (3) 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,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。
  (4) 避震时,要注意保护头部,如用枕头顶在头上,用脸盆顶在头上,用书包顶在头上,用双手护住头部。
  3. 地震后的自救互救
  (1) 被埋压人员的自我救生法——自救
  被埋压的人员要有信心和勇气,尽快清理压在身上的物体,脱离危险区;一时不能脱离危险的,要设法扩大安全空间,防止重物坠落压身。设法保持呼吸道畅通,防止灰尘造成窒息,可用毛巾、衣服等捂住口鼻。要保持体力,不要急躁,不要高声呼叫,可用敲击等方法与外界联系。积极寻找代用食品和水,创造生存条件,以延长生命。
  (2) 家庭邻里之间的救助——互救
  听仔细: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、呻呤、敲物声。
  挖得准:抢救时,要大致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,不要盲目乱挖乱扒,以防止意外伤亡。
  救得法:救援必须讲究方法,如:要先后易后难,先救强壮人员,医务人员,以增加帮手
壮大抢救力量;首先使头部暴露,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,以记止窒息;再对暴露胸腹部以及其他部位,施行包扎或急救,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;防止强拉硬拖,防止新的伤亡;尽量用小型轻便工具,避免重物利器伤人。

Copyright © 中学生科技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
浙ICP备13001441号-2